贝博® BBoxiProbe® 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是一种利用荧光探针DCFH-DA进行活性氧检测的试剂盒。 DCFH-DA本身没有荧光,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,进入细胞内后,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水解生成DCFH。而DCFH不能通透细胞膜,从而使探针很容易被标记到细胞内。在活性氧存在的条件下,DCFH被氧化生成荧光物质DCF,绿色荧光强度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成正比,检测DCF的荧光就可以知道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。 在激发波长502 nm,发射波长530 nm附近,使用荧光显微镜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、荧光分光光度计、荧光酶标仪、流式细胞仪等检测DCF 荧光强度,从而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。 活性氧(Reactive oxygen species, ROS) 包括过氧化氢(H2O2,Hydrogen peroxide)、羟基自由基(•OH,Hydroxyl radical)、单线态氧(1O2,Singlet oxygen)、一氧化氮(NO,Nitric oxide)、超氧阴离子(•O2-,Superoxide anion)、过氧化自由基(ROO• ,Peroxyl radical)、过氧羟自由基(HOO• ,hydroperoxyl)及其下游产物过氧化物过氧亚硝基阴离子(ONOO-,Peroxynitrite anion)、ClO-和羟化物等,参与细胞生长增殖、发育分化、衰老和凋亡以及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。 活性氧(reactive oxygen species,ROS)的产生主要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果,在呼吸链中,在某些位点会有“泄露”的电子直接和氧气或和其他电子受体反应,在酶或非酶作用下引发一系列反应生成不同种类的活性氧:“泄露”的电子最初和氧气反应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(O2•-)(图1A)。超氧阴离子遇水生成H2O2(图1B),同时过氧化氢也可由氧气在单胺氧化酶(monoamine oxidase,MAO)的作用下生成(图1C),生成的过氧化氢在髓过氧化物酶(myeloperoxidase, MPO)的催化下与Cl-反应可生成ClO-(图1D),在铁或铜离子的催化下发生Fenton反应生成OH•(图1E),超氧阴离子遇氮氧化物反应生成ONOO-(图1F)。这些生成的高氧化活性的物质统称为活性氧。 本试剂盒可以用于各种真核培养细胞的检测。 贝博® BBoxiProbe® 可以为您提供各种细胞样本、切片样本、组织样本的活性氧、活性氮检测试剂盒产品。 贝博® BBoxiProbe® 可以为您提供总活性氧、总活性氮和各种亚型的活性氧/活性氮的检测试剂盒产品。 贝博® BBoxiProbe® 可以为您提供各种绿色、红色、蓝色、深红色的活性氧/活性氮检测试剂盒产品。 贝博® BBcellProbe® 可以提供各种细胞分析试剂盒。包括细胞凋亡、活性、增殖、毒性、活性氧、周期、细胞代谢、氧化应激、膜流动性、膜电位、膜通透性转换孔、细胞耗氧率、胞外酸化、细胞内pH、细胞粘附、细胞自噬等数百种细胞检测试剂盒产品。 贝博® BBcellProbe® 可以为您提供各种细胞成像、细胞示踪与追踪试剂盒产品。包括各种颜色的BBcellProbe® M系列、N系列、L系列、E系列、G系列等细胞膜、细胞质、细胞核、溶酶体、线粒体、内质网、高尔基体、骨架、微管等细胞、细胞亚结构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,以及钙离子、钠离子、氩离子等各种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。 贝博® BBcellProbe® 可以提供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、酵母、水产、家禽、兽类、土壤等样本的各种生化指标检测的数百种试剂盒产品。 贝博® BBcellProbe® 可以提供各种细胞、组织染色,免疫组织化学,细胞培养等相关试剂盒产品。
2.可以根据需要分装后冻存。
3.探针为DMSO溶液,在2-8℃时是固体状态,冬季气温较低时为凝固状态,极易粘附在管壁、吸头壁。注意需要加热融解,从冰箱取出后恢复至室温或37℃短时间水浴,变成液体状态后离心至管底部再开盖。
2.贴壁细胞
2.背景低,灵敏度高;
3.线性范围宽,使用方便。
2.离心机
3.移液器
4.冰箱
5.冰盒
2.吸头
3.一次性手套
4.荧光检测专用黑色96孔板
2.DCFHDA荧光探针在2-8℃时是固体状态,从冰箱取出后恢复至室温,变成液体状态后离心至管底部再开盖。
3.荧光探针标记后,一定要洗净残余的未进入细胞内的探针,否则会导致背景较高。
4.探针标记完毕并洗净残余探针后,可以进行激发波长的扫描和发射波长的扫描,以确认探针的标记情况是否正常。
5.尽量缩短探针标记后到测定所用的时间,以减少各种可能的误差。
6.对于某些细胞,如果发现没有刺激的阴性对照细胞荧光也比较强,可以按照1:2000-1:10000稀释DCFH-DA。探针标记的时间也可以根据情况在15-60分钟内适当进行调整。
7.原位检测必须使用荧光检测专用的黑色透明底96孔细胞培养板。
8.以下操作步骤仅供参考,请根据实际样本情况调整或参考文献。
一、 探针标记
原位标记:仅适用于贴壁培养细胞。
1. 按照1:1000-2000用无酚红无血清培养基稀释DCFH-DA。
2. 去除细胞培养基,用PBS洗细胞一次。
3. 加入适当体积稀释好的DCFH-DA。加入的体积以能充分盖住细胞为宜,通常对于96孔板每孔加入100-200 μl染色液,六孔板的一个孔加入稀释好的DCFH-DA不少于1毫升。
4. 在37℃细胞培养箱内避光孵育20-60分钟。
5. 用无血清细胞培养液洗涤细胞三次,以充分去除未进入细胞内的DCFH-DA。
收集后标记:悬浮细胞或贴壁细胞消化处理
1. 按照1:1000-2000用无酚红无血清培养基稀释DCFH-DA。
2. 离心移除培养基,用PBS洗细胞一次。
3. 细胞收集后悬浮于稀释好的DCFH-DA中,细胞浓度为1*106-2*107/毫升,37℃细胞培养箱内避光孵育20-60分钟。每隔3-5分钟颠倒混匀一下,使探针和细胞充分接触。
4. 用无血清细胞培养基洗涤细胞三次,以充分去除未进入细胞内的DCFH-DA。
5. 用无血清细胞培养基重悬细胞。
二、 检测:
对于原位标记探针的样品可以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拍照分析,或收集细胞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、荧光酶标仪或流式细胞仪检测。
对于收集细胞后标记探针的样品可以用荧光分光光度计、荧光酶标仪或流式细胞仪检测,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也可以。
使用488nm激发波长,525nm发射波长,实时或逐时间点检测刺激前后荧光的强弱。DCF的荧光光谱和FITC非常相似,可以用FITC的参数设置检测DCF。
ROS是多种物质的统称,不像某一单一活性氧指标,无法检测其绝对的含量,只能通过设置参照样本,以参照样本的倍数来反映目标样本相对含量变化,这个“相对”是针对参照的。分析结果是定性的,也是没有单位的,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比值(目标/参照)。反映的是模型样本通过具体的干预措施(如养分缺失、缺氧、药物治疗或遗传基因操控等)如何影响其ROS的变化,测定其ROS是增加或者降低了。
2.荧光照片如何分析?
需要有相关的荧光强度分析软件。ROS表达水平直接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和分布范围来体现。
有的显微镜扫描下来的图像本身就可以测面积和强度,可以同时测不同颜色的荧光强度。有的显微镜不支持此功能,可以将荧光染色彩色图像转换为黑白的灰度图,然后再以灰度值作为测量指标进行分析。
要结合明场的照片具体分析。如果细胞分布均匀可以算固定面积荧光强度。成像时中心和四周有差异时,一般将四周剪切掉也可以。如果细胞分布不匀,需要找到细胞分布匀称的视野,一个视野一个视野找。
如果要用图片做结果,就要平行做多个图片,作分析,统计,每张都要求荧光分布尽量一致。
为了去除杂光的影响,可以适当调节统计荧光的强度范围,将信号过弱的背景杂光去除掉。对照组和实验组整张图片需要做同样的处理,保证所有参数均要一致。
对于不同情况荧光强度的统计方法,根据实验需要或参考文献。可以算等面积的平均强度;也可以算阈值高于一定值的平均强度;也可以算荧光的累积而不算平均。要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统计方法。
Hydrogen Sulfide Attenuates Hydrogen Peroxide-Induced Injury in Human Lung Epithelial A549 Cells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9 (IF=4.556)
2.Lu Jia et al.
TiO2 nanorod arrays as a photocatalytic coating enhanced antifungal and antibacterial efficiency of Ti substrates
Nanomedicine 2017 (IF=5.005)
3.Xiaoju Wang et al.
High glucose induces autophagy of MC3T3-E1 cells via ROS-AKT-mTOR axis
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 2016 (IF=3.859)
4.TingLi et al.
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olyphenols-enriched extracts from hawthorn fruit peels and fleshes 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 human MCF-7 breast carcinoma cells
Food Chemistry 2013 (IF=6.306)
5.Gang Wang et al.
Effects of quercetin nanoliposomes on C6 glioma cells through induction of type III programmed cell death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2 (IF=5.115)
-
优惠促销
Promotion
-
轻松下单
Order
-
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
-
帮助中心
Help center